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文保项目当前位置:首页 > 文保项目

济源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发表时间:2017-03-15 阅读数:6362【

  济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的文物大市。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保留已确认不可移动文物有948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济渎庙、奉仙观、大明寺、轵国故城、柴庄延庆寺塔、阳台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庙街遗址、轵城关帝庙、栗树沟遗址、沁河谷栈道、五龙口水利设施、聂政冢、引沁渠工程、迎恩宫、盘谷寺、静林寺、二仙庙、西关汤帝庙、南天门、北勋石佛寺、塘石关帝庙、沁园遗址、南姚关帝庙、汤帝庙、清虚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现有馆藏文物30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327件,以出土的汉代釉陶和近现代纸质文物藏品最具地方特色。在我市地上文化遗存中,古代木结构建筑所占比例较大,共计约有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筑190余座600余间,并且许多单体建筑无论是从年代、规模、价值或结构来说,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被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称为是“中原地区宋、金、元、明、清古代建筑的系列博物馆”,如济渎庙的寝宫(宋开宝年间)、清源洞府门(明)、奉仙观的三清大殿(金大定年间)、大明寺的中佛殿(元至元年间)、阳台宫的大罗三境殿(明)、玉皇阁(清)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渎庙创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也是历代帝王供奉祭祀济渎水神的场所。建筑的整体布局呈甲字形,占地一百三十余亩,由济渎庙、北海祠、天庆宫、御香院四部分组成,共有宋、元、明、清时期殿、宫、楼、廊、亭、阁等建筑23座276间。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渎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现存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庙内有建于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的单檐厦两头造建筑济渎寝宫,是河南省时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有重建于明代的四柱三楼九踩重翘重昂木牌楼——清源洞府门,是河南省明代木牌楼之冠;有国内仅存的宋《营造法式》实物样板——北宋石勾栏;还有渊德大殿双阶遗址等早期建筑形制。庙内碑廊集中了近百通各个时期的碑碣石刻,是研究济源历史文化、皇家祭祀、名人书法的珍贵实物资料。

  济渎庙北海龙池早晨浓雾弥漫,阳光折射,其雾如红云片片、绚丽多彩,时而又悠然而逝,美不胜收,所以济渎晨霞被誉为是济源九景之一。济渎龙池也是古代皇家祭祀济水神投掷金龙玉简、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地方,济渎庙元代碑刻《投龙简记》详细记载了祭祀的背景和过程;2003年清理北海龙池时发现了宋代熙宁元年神宗登基之后,派遣官员祭祀济水神而投送的玉简一枚,该玉简现收藏于济源博物馆,对研究四渎之一的古济水及祭祀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近年来,各级政府、文物部门投巨资对济渎庙进行科学维修、环境治理、整体规划,目前济渎庙已经成为我市最早开发、最为成熟的文物旅游景区。

  奉仙观,俗称荆梁观,创建于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唐代二鲁真人和宋代的贺兰栖真都曾修道于此,观内主殿三清大殿是奉仙观的精华所在,该大殿重建于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为国内最典型的减柱造木结构建筑之一,本该八根承重的柱子被减去六根,仅保留后面的两根金柱,屋顶的主要重量承托于二梁二柱之上,这种大胆豪放的建筑手法,非常罕见。1937年,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来此考察时高度评价此殿“手法豪放、运思奇特”,为国内减柱造之典范”。三清大殿的建筑用材更为奇特,采用极难成才、民间极为避讳的荆木根、柿木根做梁,枣木根、桑木根做柱,举世罕见。而这些罕见用材皆是树根,据梁架题字记载,都是出于济源当地,荆木梁出于济源市荆王村,柿木梁出于济源市柿槟村。枣木柱、桑木柱分别取材于济源枣林村和桑榆河村。也正因为该大殿用荆木做梁,济源民间俗称奉仙观为荆梁观。而三清大殿硕大的“博风”板也可谓海内孤例,该大殿山脊博风版硕大无比,用料达五立方米,仅此所有,所以,奉仙观也有“天下第一奇观”之称。立于院内刻于唐垂拱元年的太上老君石像碑,内容记述了五帝、三代、秦汉至南北朝君王的功勋,更是称颂大唐盛世的功业。碑文洋洋千字、书法俊美,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在其所著的《语石》中称赞此碑“文章宏瞻,书笔遒美,为唐代道教碑碣之冠”;现代著名古建专家刘敦桢赞誉其是“碑身权衡均妥,碑首蟠龙遒劲,碑阴题额道像或坐或立,是唐代佛道合流的实物例证”。

  延庆寺,位于市区西北部,济水西源龙潭旁边。该寺创建于唐代垂拱三年,寺内现存古建筑有千佛舍利塔、山门、西厢房、四令堂等。延庆寺近临浩渺深潭,碧水泼蓝,风景优美,烟村水寺疑是江南,古时候秋夜皓月当空与桥畔垂柳、古寺塔影一起倒映水中如诗如如画,幽雅清静。所以,“龙潭夜月”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寺院里有一座舍利塔高28.6米,凌空高耸, 为六角形七层密檐式砖塔,塔基低矮,外部呈抛物线形,塔心室中空,内外壁上嵌有千余块砖雕佛像。承袭了我国早期佛塔风格,是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过渡时期的典型代表,在宋塔中独具风格,可谓凤毛麟角。据《大宋河阳济源县龙潭延庆禅院新修舍利塔记》碑刻记载,该塔建于宋景祐元年,历时三年而成。塔基地宫内葬舍利金棺一口,金棺内有舍利佛珠数十粒,随葬佛经一百卷。明代进士李濂在《游龙潭记》中记述“潇洒可爱、桧柏菰蒲、参差掩映、孤塔秀耸……龙潭者、实在寺前,阔一顷余,渟渟清澈,可鉴毛发。”可见延庆寺在历史上曾经是湖光山色互映,青松修竹相依的好去处。延庆寺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人文故事丰富,是古代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古代傅尧俞、司马光、苏轼、黄庭坚、文征明先后留诗文于寺中,陈省华父子还曾家居寺内、苦心读书,成就了“陈门四进士”的美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渎庙与龙潭寺之间有庙街遗址。《竹出纪年》载:“帝杼居原,少康迁原”,“少康归于夏邑,十八年迁原”,从文献资料推断该遗址应该是夏代都城之一的原城,在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先后三次对原城遗址进行发掘,其出土遗物具备龙山晚期文化特征,说明庙街遗址和夏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探索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济源西部是广阔的王屋山区,主峰天坛山高1715米,突兀而起,似王者之屋,故名王屋山。王屋山左有日精峰,右有华盖峰,层峦叠嶂,巍峨雄伟。在中华早期文明中,充满神秘的王屋山就有一席之地。司马迁讲:“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三河之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而王屋山正好处于河东、河南、河内的中心地带。所以《尚书》中就有了“底柱析城至于王屋”的记载”。相传,这里还是黄帝祭天的所在。《禹贡》记载,轩辕黄帝为战胜蚩尤,曾三次登上王屋山天坛峰祭天,以求破蚩尤之策。相同的记载也见于《天坛山圣迹叙》和《水经注》、《黄帝内传》。与此相呼应的是至今天坛峰上尚遗留有祭天遗址轩辕祠、华盖峰、十方院等。王屋山还是济水的发源地,《山海经·北山经》云:“王屋之山,是多石,洱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泰泽。”郦道元引郭景纯注疏:“潞、狁声相近,即(氵允)水也。”又引西汉孔安国注疏:“泉源为(氵允),流去为济。”(氵允)水并不是流动的河流,而是一泓泉水,后人称作“太乙池”,在天坛之侧。郦道元关于济水源头说得更加明确:(氵允)水流于地下,至古原城西北,以二泉涌出,故济水有东西二源。二泉相汇,东南济黄河而南,涌为荥泽。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孕育人类早期文明的乳汁,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四渎之中,济水最弱,但却能与江、河、淮并列, 并称四渎。王屋山是黄帝祭天的所在,又是济水的发源地,是大自然神圣而庄重的赋予。

  王屋山还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愚公移山的故事最早见于《列子。汤问》篇,后来被毛泽东主席引用作为一种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的精神形象,现在愚公精神已经成为济源的旗帜,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王屋山是道教名山,早在汉代,就有道士在此修炼。据陶弘景《真诰》记载:“毛伯道、刘道恭、谢稚坚、张兆期,皆后汉时人也。学道在王屋山中,积四十余年,共合神丹。毛伯道先服之而死,道恭服之又死,谢稚坚、张兆期见之如此,不敢服之,并捐山而归。去后,见伯道、道恭在山上。二人悲愕,遂就请道,与之茯苓持行方,服之皆数百岁。”这是一则记录较早的王屋山道士的故事。到了唐代中期,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玉真公主成为王屋山道教兴起的核心人物,尤其是司马承祯的洞天福地说极大提升了王屋山在道教中的地位, 从此王屋山作为天下第一洞天而闻名于世。现在,王屋山古建群遗留较多、星罗棋布,现存有阳台宫、迎恩宫、紫微宫、道士坟、清虚宫、王母洞、灵山洞、南天门等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坐落在高山峡谷之间,与秀丽的自然山水相融合,浑然一体,也是道教“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的灵魂所在。阳台宫为王屋山道教三宫之首,也是唐代皇家道观之一。为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道教茅山宗第四代宗师司马承桢奉敕“自选形胜”而创建,唐玄宗曾御书“寥阳殿”,并命其妹玉真公主进山学道。五代后曾罹兵火,金贞元二年重修时易名阳台宫。阳台宫依山而建,参差错落有致,所存的大罗三境殿是河南省现存明代最大的殿堂式建筑,尤其是殿中的石雕为明代的艺术珍品;玉皇阁是中原目前所存明清以来最为高大的楼阁式建筑,另有大可三围的娑罗树一株,桧柏五株,造型奇特,树龄均在一千二百年以上,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迎恩宫是为迎唐亲王驾临而创建,北依黛珠峰,东有滴水岩,西临紫微溪,坐落于山凹之中,与山色交相辉映,堪称是建筑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

  王屋山天坛峰北有垂簪峰,山腰有一仙洞,相传为西王母在人间居住的地方,所以又称为王母洞,洞旁石壁上留有石刻一方,刻有商山四皓的紫芝歌,有人认为这里是四皓的避秦之所。王母洞一带的山上,夏秋夜半时分,常有磷火出现,或聚或散,明灭可见随风漂移。恍如仙灯,故城“王母仙灯”,为济源九景之一。

  城区向南十里是古轵国中心所在地,包括有轵国故城遗址、大明寺、关帝庙、聂政冢、泗涧古墓葬群、长春观、清真观等文物保护单位。轵国故城始筑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先为韩国国都,后为魏国的重镇。《盐铁记·通有篇》载,其时轵城“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之一。秦统一中国后,设轵县。吕后元年,封惠帝之子刘朝为轵候。文帝元年,封薄昭为轵候,故有“古轵国”之称。其城垣略呈方形,东城墙长1766米,宽6—30米,南城墙长1860米,宽8—32米,高约1—9米,城垣的保存仍较为完整。城垣的中心部位尚存有古轵国祖庙,北宋时舍为佛教寺院,更名为大明寺,寺内现存的中佛殿为中原地区整体木结构纯度较高的元代早期单体木构建筑,后佛殿的彩绘保存十分完好,可以说是研究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彩绘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中佛殿前还存有一株千年娑罗树,胸围2.94米,生机勃勃,枝叶蔽日,十分珍贵。大明寺东侧为关帝庙,四合院式,现存有山门、拜殿、关帝殿与西配殿等四座单体建筑。其山门主体木结构仍为金代构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开放的文物旅游景点。

  轵城还是战国著名刺客聂政和汉朝第一大侠郭解的故地,他们的故事广为传颂、有口皆碑。至今轵城南边存有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聂政的冢和祠。故城南是古轵国贵族官吏墓葬区——泗涧古墓群,该墓群相继出土了陶风车、桃都树、舞乐俑、百花灯等汉代文物精品,是秦汉时期古轵国繁荣富庶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故城东存有清真观一座和大冢四座,相传大冢为钟繇父子墓葬。故城西存有西留养遗址,是古轵国给养辎重仓储所在地。轵国故城南丘陵地带有仰韶文化时期的栗树沟遗址,遗址文化层厚达3—4米,文化内涵丰富,彩陶片俯拾皆是、陶纺轮也多能采集。轵国故城区域所存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对我们研究古代轵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轵国故城南沿黄河流域,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沿黄河北岸今坡头境内的蓼坞村(包括桐树岭)、桥沟村、泰山村(包括槐树庄)、杨大庄毛岑村(包括清涧)、马住村(包括连地)、留庄村(包括佛涧)、杜年庄(包括马场、蒋庄、苇园、校庄)等八个行政村组成的联防组织,简称杜八联,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架起葫芦舟,摆开地雷阵,先后作战400余次,歼敌2000余名,烧毁敌机2架,涌现出了数十名民兵战斗英雄。他们首创的“联防战”同“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一起被载入我国民兵传统战法的光辉史册,曾被原太岳军团授予“河防堡垒”的光荣称号。解放战争时期,杜八联的留庄民兵营葫芦队护送陈谢大军分别渡过黄河,突破了国民党的黄河防线,开辟了豫西战场,配合刘邓大军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反攻。196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武汉军区命名留庄民兵营为“英雄民兵营”,是全国四大“英雄民兵营”之一。至今,留庄民兵营部遗址尚存,并有留庄民兵营纪念馆面向社会开放。

  济源城北的太行山南麓,是沁河出山口之处,因此又叫沁口,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正如白居易的名篇《游枋口悬泉偶题石上》描写的那样,这里山如刀剑立,水若龙蛇走,山水互映,移步换景,特别是在夏天,阵阵清风,凉爽无比,人行其中如浴秋风,让人流连忘返,因此沁口秋风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东汉明帝刘庄又封第五女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山川秀美的沁河北岸,依山傍水的地方修建了美丽奢华的沁水公主园,沁水公主园华丽至极、久负盛名,所以汉代以后历代公主的私人园林泛称为“沁园”,沁园美景也吸引了古代诗词文人吟咏和唱,逐渐演绎出了《沁园春》词牌名,沁水公主园于元代战火中被毁,现遗址尚存。

  在沁河出山口处,有秦代至明开凿的五龙口水利设施工程。五龙口水利工程古名秦渠。据《济源县志》载:秦统一中国后,开始在此凿渠灌田,“以枋木为门,以备蓄泄”,故又称枋口,秦渠枋口和都江堰、郑国渠开凿于同一时期,为我国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该水利设施至今仍然在发挥着灌溉的作用。

  另外此地还有三国曹魏时期的沁河谷栈道遗址、以及二仙庙、裴休冢、荆浩墓、留村遗址、沁台遗址、王寨遗址和西窑头古墓群等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沁河谷栈道是三国曹魏时期的军事栈道遗址,全长约90公里,济源境内长达36公里。栈道南端起自沁河出山口——五龙口,向西北蜿蜒至紫柏滩,隐现于崇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之间,主要遗迹有步道、桥阁、壁孔、石门、石门铭、藏兵洞等,是1983年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西汉高帝十一年封公上不害为波侯,在五龙口、裴城一带享国六十余年,社会财富极其丰富,所以今天的五龙口一带汉墓成群,近年来出土了骑马俑、斗狗俑、对弈俑、吹奏俑等汉代釉陶精品,为我们研究汉代人们富足生活之余的娱乐休闲提供了实物资料。

  位于太行山南麓的古刹——盘谷寺创建于北魏的太和三年(公元479年),占尽堪舆之胜地,为唐代隐士李愿的隐居之地,李愿好友、一代文豪韩愈因此成就了千古名篇——《送李愿归盘谷序》。明代时期,名僧周胜安主持盘谷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寺院建筑达到30余座,并改称为“十方大盘谷寺”,随着规模的扩大,盘谷寺在全国佛教中的地位日渐显赫、声名远播,成为豫、晋、皖三省佛教中心。清代,乾隆皇帝为考证盘谷之所在御书《盘谷考证》和《歌盘合契》,分别刊刻于寺后千尺崖和寺前御碑亭内,并钦定盘谷寺为“名山胜迹”, 名噪天下。 盘谷寺现存地面建筑有七座。依次为御碑亭、关帝殿、接官厅、东西厢房、钟鼓楼和大雄宝殿等,均为清代重修。另外还有明代古塔一处、磨岩题记三处(元至清)、清代秋叶池和碑碣石刻七通、明代铁钟等珍贵文物。2000年9月,盘谷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今,盘谷寺已经作为文物景点进行开发,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济源的秀丽山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古代众多的文人墨客,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王维、刘禹锡、岑参、杜牧、元稹、李商隐、卢照邻、卢仝、孟郊、苏轼、黄庭坚、元好问、赵孟頫、丘处机、王铎、薛希昌等著名诗人、学者都先后慕名来到济水之源,留下了500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和名扬千古的碑碣石刻。

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周一全天闭馆修整,节假日另行通知。

早上9:00-下午17:00(16:30停止入场)

Copyright©2017 Jysmuseu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济源博物馆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02604号 网站流量统计:

济源市天坛中路1087号

jysbwg2009@163.com

技术支持:洛阳文博展览科技研究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