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文保知识当前位置:首页 > 文保知识

文物保护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17-02-14 阅读数:4156【

  1、 纺织品的保护

  纺织品是由动、植物纤维组成的,属于有机物质,容易受霉菌和害虫的侵蚀。对光特别敏感。纺织品的保护主要应做好虫、霉的防治和避免强光、紫外线的照射。纺织品最适宜的温度为17℃-20℃,相对温度为58%-60%。对已生霉,长虫的纺织品可将其放入专门的消毒箱内,用环氧烷进行熏蒸,进行消毒。然后装入透明的聚乙烯袋内,密封起来,使之与外界隔离。防止纺织品生霉长虫的常用药物一般是樟脑。将樟脑精块用纸包好,放入其存放柜、屉、匣内(注意不能将樟脑直接放要纺织品上,否则樟脑上渗透出来的油会浸入其上)密封好。存放的位置应避免光线和太阳光的直接照射。过量的光照,尤其是紫外线的照射会使其发生光化变化,导致其退色、糟朽、变形。

  2、 纸质品的保护

  纸张的耐折力与它的酸度有密切关系。这些酸性物质,容易引起腐蚀,而使纸张朽坏。在纸的制造和装订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原料都是霉菌和有害虫生长的最好食物,一旦环境气候适合,虫、菌很快就会蔓延起来。因此,纸质品的保护应注意防潮湿、防光和有害气体。纸质品所适应的温度是15℃,相对温度为60%。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和设备调控相结合的手法。冬、夏二季用恒温、恒湿设备。秋、春用自然通风调控。每年春、秋两季,在存放柜、屉匣内放入适量的樟脑精,用以防止霉、害虫的生长。存放房间采用防紫外线的光源,光的照明水准不宜超过50勒克司,避免直接在阳光或强光线下照射,保持室内清洁,防止灰尘直接落在纸质品上。

  3、 青铜器的锈

  古代青铜器,表面常见一些锈迹,青铜锈分有害锈和无害锈。有害锈,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青铜器长期埋藏在地下,受土壤中或大气中的氯化物影响,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象绿色粉未样的,俗称“青铜病”,又称“粉状锈”,能像瘟役一样传染和蔓延。其成份为碱化氯化铜,发展起来会使器物?⒗没虼┛祝?甚至彻底瓦解。无害锈,它们在青铜器的表面形成了保护层,使之不再继续遭受腐蚀,并增添了青铜器的古雅色调。如铜的碳酸盐,是青铜锈中最稳定的,也是值得保存的最美丽的旧斑。它既具有审美的价值,又可以作为历史悠久的证据。还有氧化锡的锈膜,由于含有铜盐的成份,被染成绿色和蓝绿色,是一各非常美丽的淡绿松石色,这种锈在保护青铜器免遭进一步受腐蚀的同时,还增加了青铜器表面的美观,它是收藏家们欣赏和搜求的对像。

  4、古代青铜器除锈方法及保护

  古代青铜器的锈分有害锈和无害锈两种,无害锈即美观,又能起保护作用。一般除锈是针对有害锈而言,其方法主要有化学和机械两种

  化学除锈法:

  1、醋酸加蒸馏水去锈。醋酸加适量的水,浸泡铜器去锈。适用于铜器底子好,有硬度,锈色已把铜器包住的器物。2、盐酸去锈。盐酸加适量的蒸馏水,分多次慢慢的去锈。3、硝酸去锈。将硝酸按10%的比例倒在碗里加入90%的蒸馏水,用镊子夹棉花蘸稍释的硝酸液在铜器上反复擦拭。这三例只适用于青铜器质地较好的器物,如果质地已糟朽,青铜质地很差的器物,不能使用此方法,需请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机械除锈法:

  多用于有害锈的处理。可用雕刻刀、不锈钢针、凿子、錾子、不锈钢手术刀、多功能刻字笔等,直接在器物上操作,细心地将粉状锈剔除。之后还可用氧化银封闭法,将已消除粉状锈的器物,用丙酮将该区域擦干净,将氧化银用酒精调成糊状,填充在擦干净的锈区,并尽可能使它完全覆盖锈区,而且要结合牢固。

  5、石砚的保藏

  砚的石料一般采自溪边的岩下,有的深沉在百米之下,砚石长久泡浸水中,制成砚后,如果砚台经常暴露在干燥的空间,水分必然蒸发,砚面将失去油润,变的粗糙。砚的保存,必须要做砚盒,砚盒最好用实木制做。上好的石砚盒最好用锦、绫做成囊匣。砚台不是陈设品,而是研墨??笔的器具,所以收藏砚台,不仅要保护它不受损伤,更重要的是保持砚台石质不变,这就要经常使用,使它能够持久发墨。否则,只保持了它的外观而失去了它的实质,就会毁了古砚。砚台用过后还要经常清洗,洗砚最好用活水,洗去砚心墨垢,洗砚工具最好用老丝瓜瓤及K,或用新莲房削去青皮,阴干。揩砚,可去宿墨。

  6、瓷器的保护与修复

  瓷器的保护主要是防震动、磕碰。拿起或移动时要轻拿轻放。特别是年代久远的瓷器不能单手提口沿或拿柄等部位,要一手捧住腹部,一手捧底部。简单的瓷器粘接,其步骤,先将瓷器,尤其是断面清洗干净。根据器物的断面进行试拼编排,用笔作上记号,计划好粘接顺序。用502粘剂或环氧树脂粘合剂,按顺序拼拢,对仍有缺损的缝隙可用石膏粉、牙粉或瓷粉进行填补。然后根据器物颜色配以相近颜料,用毛笔轻轻涂抹。

上一篇:什么是文物?
下一篇:文物定级标准

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周一全天闭馆修整,节假日另行通知。

早上9:00-下午17:00(16:30停止入场)

Copyright©2017 Jysmuseu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济源博物馆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02604号 网站流量统计:

济源市天坛中路1087号

jysbwg2009@163.com

技术支持:洛阳文博展览科技研究中心

返回顶部